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

詠春六點半棍

 南派功夫叫「棍」,北派功夫叫「棒」,其實一也。

在以往的農業社會,棍是最容易找得到的武器,隨手都可抄起一根來用。各門派的棍長度不一,詠春六點半棍屬於長棍,約10中國尺長,雙手持一端,永遠用另一端來作防衛和攻擊。內行人叫這種棍為「單頭棍」,和「齊眉棍」(約5中國尺),雙手持棍中央(像戲曲舞台上的孫悟空),兩頭都可用的「雙頭棍」不同。

詠春本來是女子武術,短橋窄馬,近身搏鬥是為所長,為甚麼會發展出這麼長的兵器呢? 


據葉問師公的兒子葉準師伯說,祖師娘嚴詠春把拳術教給丈夫梁博儔,梁博儔再傳給自己的子姪,到了梁贊(佛山贊先生)用詠春拳和另一個少林傳人交換武技,乃學得少林棍法。他融匯詠春的獨特手法,創出比較適合男人使用的六點半棍法。兵器本來就是手臂的延伸,這個發展順理成章。 

舞動起長棍,虎虎生威,本來是窄窄的詠春「二字拑羊」馬步,也要降低和加闊,下盤才夠穩固,使上肢出招有勁。物理定律,棍越長,使用起來越費力;棍的長度,應配合使棍者的高度和體形而定,才符合實際要求。 葉問師公的棍法了得,準而勁,可以把棍一標,戮中牆上的一口鐵釘,把它一插沒頂。

現實搏鬥,縱使棍頭不是像纓槍的鋒利,標中敵人的身體,對方也一定斷幾條肋骨或傷及內臟的。 所謂「六點」半,是指六種緊扣詠春手法的基本棍法:攤棍、攔棍、耕棍、膀棍、挑棍、圈棍,個別師傅或有不同叫法,其實大同小異也。 

與八斬刀一樣,學員縱有興趣,也應先有一定的拳術基礎和黐手訓練,才開始學六點半棍。 現代生活之中,我們用兵器和人對打的機會很少,但是練六點半棍需要大量體力,仍然是提高臂力、腕力和肺活量的上佳途徑。 六點半棍可以單人練習,操空棍或打擊目標,也可以雙人對練,叫「黐棍」。由於兵器殺傷力大,在師傅督導下練習比較適宜。 





.
 
(文章允許轉貼,請具作者名字:梁煥松)

 ............

9 則留言:

  1. 鄧奕師父使棍靈巧、雄勁、扎實,嘆為觀止. 一代棍王之名實至名歸!

    Chris兄有否想過冩武俠小説以餐讀者? 哈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試講下先!
      今年回香港找「我是口人」的小說,斷市了。

      刪除
  2. 鄧奕先生的棍法跟黃先生的很不同, 更加像是外家的玩法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「永春」和「詠春」,同源而異流。

      刪除
  3. 你的網友好斯文, 講打講殺便走清光

    回覆刪除
  4. tienfox凌晨2:03

    北派亦稱棍,如瘋魔棍、六合棍。余曾習得大陸北派武師避秦來台傳授之六合棍。此六合棍與萬籟聲所傳同名而異實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老兄學得絕藝,難得!
      香港的南派「洪佛」派傳「瘋魔仗」,其實也是棍。

      刪除
  5. 您好您好
    詠春同門問聲好

    回覆刪除